冬闲田栽培马铃薯,如果采用地膜覆盖的栽培方式:可以使马铃薯提早上市,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一、土壤选择
应选择在土质疏松、通透性好、排水方便的微酸性轻沙土壤上栽培。黏性土壤土质黏重,通气不良爽水性差,不利于薯块的发育,不宜种植马铃薯。利用收割后的晚稻田种植春马铃薯,一定要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台田和二岸田。马铃薯忌连作,前茬作物应避免选择茄科、亚麻以及其他块根、块茎作物。
二、深耕炕地
马铃薯生长需要15~18厘米的耕作深度和疏松的土壤。深耕可使土壤的蓄水保肥能力,有利根系的发育生长和薯块的膨大。深耕一般要达30厘米。土壤翻耕后,应充分炕地,降低土壤的含水量,增加土壤透气性,使土壤的固、液、气三相比趋于合理,有利于改善土壤的结构和提高土温,满足种薯发育需要的氧气和温度,促进早发芽。
三、整地作畦
整地的主要目的应有利于根系的快速生长和幼苗的出土,因此要精细整地,使土壤颗粒大小合适,避免大土块。马铃薯幼根的穿透力较弱,精细整地有助于其生长发育,同时缩短出苗时间,使土传病害或其他环境因素引起的种薯腐烂减少到最低程度。长江流域冬季雨水较多,为有利于排水、降低土壤湿度和提高土壤温度,应采用高畦栽培。作畦宽1.6米、畦高0.25米、畦沟宽0.4米为宜,畦面略呈龟背形,畦沟排水流畅。
四、施足基肥
马铃薯是高产作物,但只有充分满足养分需求时才能获得高产。长江流域春马铃薯的早熟栽培,其生长期短(60~70天),尤要注意施足基肥。建议每1/15公顷施农家肥1500千克或发酵饼肥75千克,硫酸钾复合肥50千克,钙镁磷钾肥50千克。基肥方法是在畦面按马铃薯播种的密度开穴,穴深10~12厘米,然后将肥料施入穴内。
五、播种时期
长江流域春马铃薯适宜播种时期的确定应考虑到出苗时已断晚霜,以免出苗时遭受晚霜冻害。根据多年的气象资料,适宜播种期为12月中、下旬。
六、播种密度
为了获得较高的产量,春马铃薯早熟栽培应适当增加播种密度,按行距33厘米、株距40匣米在畦面上开穴,穴深10~12厘米,每畦5行,每1/15公顷播种5500穴,用种量150~200千克。
七、播种盖土
开穴施肥后,将切块种薯摆放穴内偏离肥料处,切口朝下,芽眼朝上。播种完毕后,立即将畦面的土赶平,将种薯盖住,并将畦面整平。
八、喷除草剂
为防止畦面孳生杂草,在播种后盖膜前,应采用芽前除草剂(都尔、禾耐斯等)防止杂草发生,每1/15公顷用除草剂100毫升,兑水50千克,均匀喷雾于畦面土层上。这样就可在整个生长季节抑制土层表面杂草种子的萌芽生长,有效地防除杂草。
九、覆盖地膜
冬春季采用地膜栽培马铃薯,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土温,促进种薯提早发芽出苗;另一方面是为了防止土壤板结,保持疏松透气的土壤状况,有利于薯块的发育。据试验,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春马铃薯,要比敞土栽培提早15天出苗,并增产50%左右。因此喷除草剂后,应采用地膜覆盖畦面。畦两侧、端头都应用土盖严,畦面上间隔压土,防风吹坏地膜。
十、破膜引苗间苗
春马铃薯播种后约1个月,幼苗开始出土、当苗顶膜时,在苗处破膜引出幼苗。如种薯出苗数较多时,可考虑间拔掉一些弱苗,保留1~2株强苗,以免出苗数过多,分枝旺盛,所结小薯多,大薯率低,商品性下降。破膜引苗、间苗后,应用泥土将苗孔膜压严,防止漏气长草和雨水进入土壤,影响土温提高和土壤的透气性,不利于植株早生快发和块茎的膨大发育。
十一、植株调控
如果土壤中氮肥过多,遇连续阴雨天气,光照不足时,植株容易徒长,营养物质大量向茎叶中输送,出现只长苗、不结薯或结薯延迟的现象。因此必须使用一些生长调节物质来调控马铃薯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生长,即抑制植株地上部的生长,促进植株地下部块茎的膨大。常用的生长调节物质有多效唑和烯效唑。使用方法是叶面喷雾,使用浓度为100~150%。也可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抑制植株徒长,防止早衰,促进植株健壮。
十二、适时收获
春马铃薯地膜覆盖早熟栽培以鲜薯提早上市为栽培目的。当块茎达到一定大小,就可陆续收获上市。上市早,产量虽低,但市场价格好,产值较高;上市迟,市场价格虽低,但产量高,不会影响产值。因此各地可根据市场行情把握采收期。一般从3月下旬至4月下旬均可收获上市。
冬闲田栽培马铃薯方式?地膜覆盖
2014-10-10 来源: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155-336796-1.html
上一篇:春马铃薯高产栽培“四注意”
下一篇:脱毒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