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马铃薯黄萎病
2014-10-10   来源:   

  〔病原菌学名〕Verticillium albo-atrum Reinke & Berth, V. dahliae Kleb. 

  〔寄主作物〕马铃薯、茄子、番茄、辣椒、瓜尖、龙葵,以及棉花、芝麻、烟草、大豆等。 

  〔病害诊断〕在整个生育期均可侵染。早期侵染引起叶片衰弱变黄,植株提早枯死。成株期发病,植株一侧叶片或全部逐渐萎蔫,引起植株凋萎。茎秆维管束变成淡褐色。被侵染块茎维管束环呈淡褐色。严重者通过块茎扩展到茎的髓部,形成纵向的变色条带。受害重的块茎内部可形成空洞,围绕芽眼内形成粉红、棕红或棕褐色变色区,有的病薯表面形成不规则的褐色的斑点。 致病菌以黑白轮枝菌为主,还存在有大丽花轮枝菌。二者的营养菌丝相似,无色、纤细;分生孢子梗基部膨大,分枝轮生,形成几层;分生孢子均无色、单胞、椭球形,大小相近;区别在于:黑白轮枝菌后期易于生成休眠的有隔的暗色膨胀菌丝;而后者易于形成具有黑色厚壁的拟菌核。两种类型的轮枝菌可以在同一病株体内存在。 

  〔发病规律〕病菌以休眠菌丝和拟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通过根毛、伤口(包括不定根伸出点处的伤口)、枝条和叶面进行侵染。侵入后菌丝在细胞内和细胞间向木质部扩展。病菌进入导管内可大量繁殖,并随液流迅速向上向下扩展至全株,导致萎蔫,并使组织中毒变褐。分生孢子在田间也可传播侵染,但不起主要作用。 病菌喜温暖和高湿的条件。20~26℃的温度,辅以土壤高湿度,利于病害发展,灌水过大,利于传播,又降低土温,且不利于根部伤口愈合,利于病害发生,地势低洼,土质黏重,土壤阴湿,施用未腐熟粪肥,均会加重病情。连作地块发病重,和禾谷作物轮作病害减轻。土壤中线虫和地下害虫多,发病也重。 

  〔防治措施〕 (1)选种适合的抗病品种。 (2)避免连作或与茄科等作物轮作,选择禾本科作物轮作效果较好。 (3)无病留用种薯;播前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种薯消毒1小时。 (4)播前土壤消毒,有条件的用苯来特和杀线虫剂如棉隆等处理土壤,有一定防效。 (5)田间管理注意晴天浇水,勿大水漫灌,灌水后及时中耕。农事操作注意减少伤根,结合消灭线虫和地下害虫。施用腐熟肥料。及时拔除病株,收获后清除病残体,减少侵染源。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155-336343-1.html

标签:马铃薯 蔬菜 种植

上一篇:马铃薯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下一篇:马铃薯空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