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症状区分
1、豇豆疫病症状。主要为害茎蔓、叶和豆荚。茎蔓发病,多发生在节部,初呈水渍状,无明显边缘,病斑扩展绕茎1周后,病部缢缩,表皮变褐色,病茎以上叶片迅速萎蔫死亡。叶片发病,初生暗绿色水渍状圆形病斑,边缘不明显,天气潮湿时,病斑迅速扩大,可蔓延至整个叶片,表面着生稀疏的白色霉状物,引起腐烂。天气干燥时,病斑变淡褐色,叶片干枯。豆荚发病,在豆荚上产生暗绿色水渍状病斑,边缘不明显,后期病部软化,表面产生白霉。
2、豇豆细菌性疫病症状。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茎和荚。叶片受害,从叶尖和边缘开始,初为暗绿色水渍状小斑,随病情发展病斑扩大成不规则形的褐色坏死斑,病斑周围有黄色晕圈,病部变硬,薄而透明,易脆裂。叶片干枯如火烧状,故又称叶烧病。嫩叶受害,皱缩、变形,易脱落。茎蔓发病,初为水渍状,发展成褐色凹陷条斑,环绕茎1周后,致病部以上枯死。豆荚发病,初为褐红色,稍凹陷的近圆形斑,严重时豆荚内种子亦出现黄褐色凹陷病斑。在潮湿条件下,叶、茎、果病部及种子脐部,常有黄色菌脓溢出。
二、发病原因
1、豇豆疫病发病原因。豇豆疫病属真菌性病害。由豇豆疫霉菌侵染所致。病菌以卵孢子、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中或种子上越冬,借风雨、流水等传播。温度在25-28℃,若天气多雨或田间湿度大时,会导致病害的严重发生。此外,地势低洼,土壤潮湿,种植过密,植株间通风透光不良等也会导致病害严重发生。
2、豇豆细菌性疫病发病原因。豇豆细菌性疫病属细菌性病害。由豇豆细菌疫病黄单胞菌侵染所致。病菌在种子内和随病残体留在地上越冬。带菌种子萌芽后,先从其子叶发病,并在子叶产生病原细菌,通过风雨、昆虫、人畜等传播到植株上,从气孔侵入。高温、高湿、大雾、结露有利发病。夏秋天气闷热,连续阴雨、雨后骤晴等病情发展迅速。管理粗放、偏施氮肥,大水漫灌、杂草丛生、虫害严重、植株长势差等,均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三、防治方法
1、豇豆疫病防治方法
⑴与非豆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
⑵选用抗病品种,种子消毒处理。可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种30分钟后催芽。
⑶采用深沟高畦,地膜覆盖种植。
⑷避免种植过密,保证株间通风透光良好、降低地面湿度。
⑸雨前停止浇水,雨后及时排除积水。
⑹药剂防治。防治疫病关键技术是在雨季到来之前的5-7天施药,连续防治3次,每7天防治1次;施药方法采用灌根与喷雾相结合,同时进行。一般每穴灌药液200-300克。可选用药剂有:72.2%普力克水剂1000倍液灌根,800倍液喷雾;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灌根,500倍液喷雾;58%甲霜灵锰锌(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灌根,500倍液喷雾;80%大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灌根,400倍液喷雾等。
⑺清洁田园,收获后将病株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
2、豇豆细菌性疫病防治方法
⑴选择排灌条件较好的地块,与非豆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最好与白菜、菠菜、葱蒜类作物轮作。
⑵选用抗病品种,进行种子处理。播前用福尔马林200倍浸泡30分钟,或用农用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浸泡2-4小时,再用清水洗净,或用55℃温水浸种10分钟,防治细菌性疫病。
⑶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⑷科学肥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草害,增加植株抗性。
⑸药剂防治。可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隔7-10天1次,连续2-3次。注意以上农药的安全间隔期。
豇豆疫病与细菌性疫病的区分与防治
2014-10-10 来源: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130-341717-1.html
上一篇:早熟豇豆覆盖黑地膜利于增产
下一篇:秋延后大棚豇豆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