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豇豆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富含粗纤维、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铁、磷、钙等元素,且适应性强,栽培范围广,是我国夏秋季节主要蔬菜之一。我国是长豇豆次生起源中心,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拥有种质资源近千份,在育种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展。由于优良新品种的不断推广,以及育苗移栽、地膜覆盖、温室大棚等技术的广泛应用,长豇豆品质和产量有了较大提高。近年来,脱水、速冻、腌渍长豇豆等加工业的发展和出口有了长足发展,为适应国内外需要,我国长豇豆的生产规模将有望持续增长。
1 新品种及主要种植区
1.1 长豇豆新品种研究现状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广泛的长豇豆种质资源,在育种方面成果显著。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和之豇种业公司在长豇豆育种和良种繁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如20世纪70年代育成的之豇28~2,推广面积曾在全国覆盖70%以上,并荣获国家发明二等奖,为我国长豇豆增产和农民增收作出过重要贡献。随着育种工作的不断开展,又培育出了许多综合性状更加优良的新品种,在全国广泛推广。目前,长豇豆育种目标仍然以高产、优质和抗病为主。随着反季节和设施栽培技术的发展,以及加工的深入,培育适应设施栽培和适合深加工的长豇豆也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目标。目前全国推广面积较大的品种主要有:深绿荚豇豆浙绿1号、浙绿2号等,矮生长豇豆品种之豇矮蔓1号、浙翠无架、美国无架等,适应冬季设施栽培的极早熟品种或矮生型早熟品种,如之豇特早30、之豇矮蔓1号、长豇3号等,出干率高、适宜脱水加工的绿荚品种绿冠1号、浙翠2号、高产2号等,秋季专用品种秋豇512、紫秋豇6号等。
1.2 主要种植区状况
在我国长豇豆种植分布面积广,除青海和西藏外,全国各省市区均有种植。近年来,我国长豇豆种植面积维持在33万公顷以上。河北、河南、江苏、浙江、安徽、四川、重庆、湖北、湖南、广西等地每年栽培面积超过1万公顷,并形成了浙江丽水、江西丰城、湖北双柳等面积超过1000公顷的大型专业化长豇豆生产基地。每1公顷产量以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等华北地区最高,正常年份在30t以上;其次为东北地区,接近30t;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等地也在20t以上。
2 制种概况
2.1 制种基地区域分布
我国长豇豆种子生产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根据地理位置大致可划分为4大产区。
①东北产区 包括东北三省和内蒙古的部分地区,是我国最大的长豇豆良种繁育区,其发展较早,生产技术和配套设施较为成熟,产业化水平较高。该地区夏季温度高,光照充足,雨量少,较适宜于长豇豆的生长,辽宁、吉林等地区长豇豆单位面积种子产量居全国前列。目前有许多研究所和种子生产企业在东北建有繁种基地。
②华北产区 主要包括河南、河北、安徽、山东等省市区。该地区长豇豆种植面积较大,对种子的需求量也较多。但近年来由于连作障碍等多方面原因种子单产下降,制种农户效益不佳,生产面积呈下滑趋势。
③西北产区 以宁夏、甘肃、新疆等省份为主。该地区气候干燥,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而且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对建立长豇豆良种繁育基地极为有利,平均制种产量120kg/667平方米。近几年,南方许多长豇豆种子经销商瞄准了西北地区的这些有利条件,相继在该地区建立了大型良种繁育基地,因此西北产区长豇豆种子生产面积发展迅速。
④南方产区 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四川等南方地区也有长豇豆种子生产基地的零星分布。南方产区由于夏季种子成熟期高温多雨,种子产量低,色泽差,品质较低,因此更宜于秋季繁种,产量75~150kg/667平方米。
2.2 制种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①主要问题 a.良种覆盖率偏低,农家品种繁多。农家品种在生产中仍占一定比例,这些品种效益较低,如山东省地方品种资源有100余份,平均产量仅为12.7t/公顷。
b.许多种植户仍采用自留种,制种技术不规范,没有相应的提纯复壮措施,从而因机械混杂、生物学混杂或自然变异等原因,导致品种种性退化,种子质量不高,影响了长豇豆产量。
c.长豇豆属于非主要农作物,种子管理部门对长豇豆品种管理较主要农作物松散,造成品种多乱杂。
d.虽然各地也形成了一些上规模的蔬菜种子生产基地,但长豇豆良种专业化生产基地较少。一些组织长豇豆种子生产的经营企业科研能力薄弱,良种繁育技术不高,对生产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技术培训,种子生产和采后加工、检验、贮藏等技术和设施达不到规范化标准,从而造成种子来源混乱,品质下降。
②对策 a.推进长豇豆良种生产区域化、标准化。长豇豆种子经营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应当推进长豇豆良种生产的区域化,在我国北方自然条件适宜、交通便利、技术配套齐全的地区建立稳定的专业化长豇豆良种繁育基地。种子企业要生产足量符合标准的良种,除了要保证繁种基地规模,还要形成一套规范的长豇豆良种繁育技术和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专业人才培养和对从事良种生产的农民进行专业培训,达到生产技术规范化。规范的良种生产技术还应包括高水平的种子采收、采后加工、贮藏和质量控制措施。
b.走研发、繁育和推广结合的路子。育种者、种子生产者和经营单位利益分配不平衡,是造成品种改良和技术进步缺乏动力,良种更新受阻,优良品种不能规范化组织繁育和推广的重要原因。我国育种科研单位多为事业单位,经费由政府划拨,研究成果或脱离生产需要,或不能迅速应用于生产。应鼓励长豇豆种子经营企业自主研发,鼓励有条件的科研单位进行种子生产经营,走研发、繁育和推广结合的路子,使育种者和经营者都成为利益主体,从而提高品种改良和推广的积极性。只有研发与经营结合,才能使新品种更注重市场需求,并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推动长豇豆种子的产业化发展。兼顾生产者与经营者共同受益,保证种子企业繁种的回收价格,通过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增加农民收入。这样才能提高种子生产者的积极性,建立稳定的良种繁育基地,杜绝种子掺假、非法套购等损害经营者利益的事件发生。要让种植者认识到优良品种和优质种子对增产增收的重要性,主动采用新品种、新技术,避免自留种带来的种性退化造成的经济损失。
3 长豇豆制种技术
长豇豆的花为两性花,花器紧密,天然异交率低于5%,属严格的白花授粉植物,人工杂交困难,成本较高,通常利用常规品种。长豇豆虽然异交率低,但由于开花时昆虫可以传粉,经多代留种后种性会发生退化,因此有必要进行品种的提纯。
3.1 播种及苗期管理
长豇豆制种基地应选在土壤质地疏松肥沃、土层深厚、光照充足的砂壤土区域。避免重茬和盐碱地、土质粘重的地块。原种和良种制种田分别应设100m和50m隔离带,隔离区内不要有其他长豇豆品种或与长豇豆间可交配结实的植物类型。播种前要施足底肥,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如667平方米施腐熟的农家肥2000~3000kg、过磷酸钙30~40kg。视墒情可提前3~7天浇1次透水,待地面稍干后播种。
制种多采用春播夏收,露地直播的方式。播种期为10cm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华北地区为4月下旬到5月上旬,长江流域为4月中旬以后,各地区应根据当地的气象资料确定播种时间。也可采用3月中下旬利用拱棚育苗移栽,以提早结荚。对于某些晚熟品种,育苗移栽可避开盛夏高温天气,延长结荚时间,提高种子品质,长江以南地区还可以在7月中下旬利用夏季收获的原种进行夏秋季加代扩繁。种子要选择籽粒饱满、有光泽、无病虫害和损伤的原种,剔除外部性状与该品种特征不符的混杂种子。播种方式可采用沟穴点播,穴深4~5cm,行距60~66cm,株距20~25cm,每穴点播3~5粒,用种量为1kg/667平方米左右。播后覆土3~4cm,并稍加镇压。
幼苗长至2~3片真叶时及时查苗,淘汰病弱小苗和非典型苗,整穴缺苗要进行补苗,保证每穴留2株苗。长豇豆田间肥水管理原则为先抑后促,苗期至第一花穗采收前以抑为主,少浇水或不浇水,中耕、松土、保墒、蹲苗,防止徒长,提早开花结荚。蔓生长豇豆在主蔓长至5~6叶或30em左右时要及时搭架引蔓,矮生无蔓品种可省去搭架的麻烦。
3.2花荚期管理
第1花穗以后要促进结荚和籽粒发育,防止早衰,因此肥水管理要以促为主。即在进入结荚盛期要保持土壤湿润,每隔7~10天浇1次水。结合浇水追施1次磷酸二铵15~20kg/667平方米,每10天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以提高籽粒饱满度和产量,采收盛期后易出现“伏歇”早衰现象,可于花荚期追施尿素5kg/667平方米,以延缓衰老,提高后期产量。
3.3 去杂提纯
制种田去杂是保持种子纯度的关键环节,开花结荚后长豇豆品种特征基本已经显现出来,可在种子未成熟前进行多次去杂工作,采收时保证将性状不典型的杂株及病株拔除干净。
3.4 病虫害防治
长豇豆制种田主要病害有炭疽病、锈病、煤霉病、根腐病、枯萎病和病毒病,虫害主要为蚜虫、豆野螟等。
①炭疽病 可用5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喷雾防治。
②锈病和煤霉病 可在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溶性粉剂600倍液、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等,隔10天左右喷1次,连喷2~3次。
③根腐病和枯萎病 可通过播种前每667平方米撒施50~120kg生石灰,或用70%土菌消可湿性粉剂3~5kg进行土壤消毒。发病初期可用5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50%多菌灵300倍液等灌根。
④病毒病 主要通过蚜虫传播,结合灭蚜进行防治。当在田间发现少量病株时,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喷雾。
⑤豆野螟 可用4.5%高效氯氰乳油3000倍液、2.5%氯氟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20%杀灭菊酯2000倍液、Bt粉剂1000倍液或5%敌杀死2000倍液等防治。始花期和盛花期是防治的最佳时期,重点喷施花、蕾、嫩荚密集部位,一般5~7天于早上7∶00~10∶00喷1次。
⑥蚜虫 虫害发生期间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2.5%溴氰菊酯3000~5000倍液等,每7~10天喷1次。
3.5 种子采收与贮藏
长豇豆不断开花结荚,陆续成熟,应在豆荚变黄成熟后分批采收,过早过晚都会影响种子质量,故不可一次性采收。种荚及时在通风处阴干,脱粒,待种子含水量达到标准后装袋,密封保存于阴凉干燥处,注意防鼠害、防潮、防虫。
豌豆象成虫在长豇豆鲜荚上产卵,对后续的种子贮藏造成危害。因此可在植株开花前和开花后用80%故百虫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收获籽粒晒干后,用80%敌敌畏50倍液喷拌种子。入库前可用0.5%~1.0%的敌敌畏和0.1%~0.2%的敌百虫喷雾,密闭72h后通风24h对仓库进行消毒。待种子含水量达到要求(8%以下)后入库保存,并注意保持阴凉干燥和防虫防鼠。
我国长豇豆新品种应用现状及良种繁育技术
2014-10-10 来源: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130-341657-1.html
上一篇:特早熟豇豆品种-99-1
下一篇:早熟豇豆新品种早豇2号及其高产高效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