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番茄栽培过程中,低温、高湿、弱光的环境条件,加上多年的重茬连作病菌大量积累,使灰霉病已成为温室和大棚番茄的重要病害。当温室内温度达到15℃,相对湿度80%以上时开始发病;温度在20℃~25℃,相对湿度95%以上病害大流行。因此,温室、大棚栽培番茄遇低温高湿,通风不良,栽培过密,前期枝叶茂盛,很容易使灰霉病发生。一般发病率达30%~50%,严重的影响产品质量。目前,菜农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存在单一用药习惯,使灰霉病对速克灵、扑海因杀菌剂逐步产生抗药性,防治效果逐年下降。因此,必须采取综合无公害防治技术,才能有效地控制番茄灰霉病的发生,获取番茄的高产和优质。
1.选用抗病品种 适宜大连地区的番茄品种有L402、L404、L401,以及以色列和荷兰系列等品种。
2.种子消毒 用50℃~55℃温水浸种10~15分种,要不断的搅拌,使种子受热均匀,待水温冷却到28℃~30℃时,放在25℃~28℃的恒温处催芽。
3.起垄覆膜 起垄定植有利于疏松土壤,促进番茄根系发达,避免因浇水湿度大沤根死苗。覆膜有利于保持或提升土壤温度,隔断因土壤水分蒸发增大温室大棚内湿度及膜面结露等不良生态环境。
4.膜下浇水 采取膜下浇水,24小时后温室内相对湿度仅达82%~85%,如果满沟浇明水,24小时后温室内相对湿度高达95%~100%,不但容易发生灰霉病,对其他病害的蔓延也极为有利。
5.生态防治 生态防治即人为控制棚内温湿度来预防病害的发生。选晴天上午闭棚增温,气温达到33℃后,维持较短的时间再放风,气温在25℃以上时持续放风,使下午温度保持在23℃~25℃。当室温降到20℃左右时停止放风。夜温保持在15℃~17℃。
出现病株后要减少人员在株间走动,更不要在已发病和未发病的棚室间串棚。对不易摘除的病部,可用火焰局部熏烤以减轻为害。具体方法是:用小蜡烛,尤以生日蜡烛等动物油制成的为好,在茎部发病初期,拉斜茎部,使蜡烛火焰距病斑1厘米,烧30秒,可控制病斑扩展,成本低,效果明显。
另外也可用红糖发酵液防治。配制方法是:取红糖、白衣酵母、水按30∶1∶50的比例混合均匀,在15℃~34℃范围内发酵,最适温度为25℃~30℃,发酵天数由当时的温度而定,一般需15~20天,等长出1层白膜为止。然后加入5度米醋、55度烧酒各10份,稀释100倍液后喷洒植株,间隔7天喷洒1次,连喷4~5次,在发病初期开始使用,可以收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6.药剂防治 开败的花朵是灰霉病菌侵入繁殖的天然培养基,由此侵害果实引起腐烂。所以要抓住番茄灰霉病最佳防治时期,在上述防治措施的基础上,再利用高效、低毒的药剂防效良好。首次用药在第一穗果开花期,改蘸花为喷花(蘸花易加速灰霉病的传播),用手持小型喷雾器在番茄1个花序上开2~3朵花时,用浓度10~25毫克/公斤的防落素药液喷花,有50%左右花朵开放时再喷1次。病害发生严重时,可在配好的药液里按有效成分0.1%加入速克灵,直接对准雌花喷雾,既防止落果又能防治灰霉病的发生。第二次用药是在花败坐果膨大期,为不增加大棚、温室内湿度,应选用防治灰霉病的烟雾剂,在初发病时,于傍晚封闭好大棚或温室,每隔10米1包(50克),从外向里放好药包,然后从里往外点燃。4小时后可放风换气,10~15天施放1次。在昼夜通风时,发现灰霉病发生,可用65%甲霉灵600倍液喷雾,7天喷1次,连喷2~3次,即可达到防治效果。
番茄灰霉病的无公害防治
2014-10-10 来源: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114-331206-1.html
上一篇:确诊番茄病毒病的要点
下一篇:番茄青皮果的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