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育苗
现在正处冬季,只能采取温床育苗的方式进行。茄子发芽要求较高温度,且幼苗生长缓慢,在目前的低温条件下只能用温床育苗。茄子秧苗期较番茄长,约需70天左右,由于不耐寒,移栽定植期可在3月下旬,播种期在1月上旬为好。茄子幼苗极易感染立枯病、猝倒病,苗床土壤应严格消毒。因幼苗生长缓慢,为了经济利用床面,可行撒播,以后进行1-2次假植,一般来说,3、4片真叶时第一次假植,6片真叶时第二次假植,最后一次假植时茄苗间的距离10-13厘米左右。茄子宜采取浸种催芽后播种,这样可使出苗整齐迅速。育苗期中的温度可以比番茄、辣椒高一些,播种后大温室中的温度宜保持在25℃左右,生长期中阴天保持15-20℃,晴天保持25~20℃,夜温维持在10℃以上。苗床上的施肥也要比番茄多一些,除粪肥外,要增施一些磷肥,这样可以促进幼苗的生长及根系的发育。
幼苗生长初期,要间苗1-2次,间去过密及过弱的苗,在播种后30-50天,如上所说,在幼苗生长期间要进行两次假值,有三、四片真叶时,进行一次假植,一个月后再进行第二次假植。
大田定植
明年开春时,移栽大田。茄子不宜与其经茄果类作物连作,以免传染立枯病、青枯病及其它土壤传染的病害,可进行3-4年的轮作。茄子要求保水保肥力强的肥沃土壤,茄子根系发达,宜深耕。深耕可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旺盛,增加土壤有效养分,加强保水保肥能力,根系发育良好,地上部生长壮健,不易倒伏,产量较高。深耕30厘米左右,并用渣肥作底肥,效果更好。
合理密植是提高产量的措施之一,合理密植较稀植较早达到最大叶面积系数,对早期产量有利,可以增加总产量。成都墨茄、竹丝茄多用66×50厘米行株距,即行距66公分,株距50公分,可以采用宽窄行栽植,宽行有利通风透光,相邻两窄行进行培土,适当缩小株距,过度密植茄子褐纹病和绵疫等有所增加,而且果实着色差,容易发生倒伏。
田间管理
追肥:由于茄子的生长结果期长,合理追肥,是丰产的主要措施之一,在移栽大田还苗以后,可追施较浓的粪肥或化肥,以氮肥为主,可用尿素每10-15公斤,约十余天追施一次,以供不断结果的需要。在施肥过程中,必须有2-3次重肥,在培土前上一次重肥,浓度可达60-70%,以后的重肥可在沟内施。茄子的着果有周期性,即在结实盛期以后有一个结实较少的间歇时期,在整个结实期间约有2-3个周期。据试验,多施肥,产量高,其周期的起伏就比较不明显。而少施肥,则周期的起伏就大,结果数及产量就会减低。
茄子地要经常保持湿润,在土壤水分不够时应灌溉,如果土壤排水不好,就容易诱致病害的发生,所以在搞好灌水的同时,还要注意排水,特别是在绵雨季节更应该重视。
中耕培土:中耕(即在生长中期的松土)工作多结合除草,早期可以中耕深些,约5-7厘米,后期要浅些,约3-4厘米,大雨以后,为了防止土壤板结,在半干半湿时进行中耕。当植株长至30厘米左右,要结合中耕进行培土,把沟中的土培到植株根旁,培土以前要施一次追肥,以免须根露出土面,并可减轻风害,植株生长后期,由于墨茄植株较高,为避免倒伏,还应立支柱。
整枝摘叶:茄子枝叶繁茂,较易造成郁蔽的情况,由于通风透光不好,而落花落果。可把根茄以下的过于繁密的分枝,即靠近根部附近的几个侧枝除去,以免枝叶过多通风不良。
适时采收
高杆竹丝茄和墨茄一般在6月上中旬采收,采收过程中一般有几个周期,如果及时采收嫩果,则着果多而周期不明显,如果不及时采收,不仅影响果实品质,也影响产量,因为茄子果实中种子的发育要吸收大量的养分。果实采收的标准是看萼片与果实相连结的地方的白色(淡绿色)环形带,也称为茄眼睛。这条环带宽,表示果实的生长快,如环形带逐渐不明显,表示果实生长慢,要及时采收。
合理留种
高杆竹丝茄、墨茄这两个茄子品种可以留种。留种时,每年都应该进行提纯复壮,以便建立固定优质的茄子品牌。茄子留种应选具本品种特征和没有病虫害的植株和果实留种。留种植株应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的施用,使种子更加充实。留种的茄子,要在植株上充分成熟,外皮变黄色而柔软时,采收作为种用。一般选用第二层的果实即门茄留种,不宜用第一个果或生长末期的果实。
留种用的果实老熟以后,可采下放置在室内7-10天,等待其后熟。后熟后使种子与果肉分离,然后切成数块,除去果实的两端而留中间一段,果肉在水中捣烂以后揉出种子,充实的种子会沉在水中,然后从水中取出洗净。先阴干,再用布遮盖晒干,遮布的作用是避免强光晒伤。种子多少视品种而异,如成都墨茄每100公斤果实约可采收种子0.6公斤。茄子不同品种有一定的杂交率,不过只要两个不同的品种间相距50米以上时,就很少有杂交机会。
无公害茄子栽培管理流程
2014-12-09 来源: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104-348253-1.html
上一篇:棚室茄子褐纹病的综防
下一篇:大棚冬春茬茄子的栽培技术